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来石

曲阜全力擦亮圣城生态循环农业品牌

发布时间: 2017-11-13字号:[ ]

“依托好友农牧生猪养殖基地,采用‘畜禽养殖--沼气生产--肥料加工--种植基地’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既解决了养殖的污染问题,又美化了环境。”曲阜市好友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近年来,曲阜市进一步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全市呈现出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相继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7年,曲阜市农村沼气入户达到3.2万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20余处,沼气服务网点53处,沼气区域服务站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应用基地40处,基地面积5万亩,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招引生态循环农业项目5个,总投资近2亿元。”该市农业局局长孔祥龙说。

  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曲阜市“十三五”规划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曲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全面提升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树立了鲜明的导向。将“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节水农业、节肥农业、智慧农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写入曲阜市“十三五”规划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从党委、政府层面确立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位置,引导全社会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加强生态循环农业,营造重视、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对镇街及有关部门的考核,作为镇村执行力的衡量标尺。政策就是方向标,就是指挥棒。每年的曲阜市经济社会考核办法将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农业等生态循环农业列入对各镇街及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奖惩,并作为领导班子奖惩、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各镇街及农业相关部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上下协调,齐心协力抓生态循环农业的强大合力。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认识。开展专项培训,培养一批节能环保、重生态、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土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鼓励各类农业专家深入到镇、村,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知识、教方法、带队伍,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业理论知识、从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技能等,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培养人才,促进该市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重要内容,作为对新上项目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提出了紧紧围绕“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这一总体目标,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一主线,以“粮食为基础,品牌为亮点,科技为导向,智慧农业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本思路。重点展开“五大布局”,一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大“三品一标”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力度。围绕镇街主体功能区、主导产业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开展“互联网+现代化农业”行动,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三是大力发展生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农村沼气工程、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美丽乡村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项目。通过项目培育基地,打造片区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建设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四是大力发展节水节肥农业。通过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减少肥料流失,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大力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推动该市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能源节约、环境优化。五是大力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等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实行秸秆全量还田前提下,积极拓宽秸秆利用渠道,逐步形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通过设立专用回收桶、镇村集中存放等多种方式,大力探索农药、薄膜等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新路子。在石门山、吴村、尼山和陵城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推广实施了面积12000亩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双降解地膜应用技术;安装粘虫板3300张,安装太阳能仿古路灯160盏,安装太阳能照明杀虫一体灯49盏,实现美丽乡村示范区美化亮化。通过项目培植示范基地和示范区,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6年创建山东省美丽乡村1处,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处,创建济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6处。

  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该市“科教兴村”战略,作为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重要措施。大力推广五种技术模式。即一是养殖企业整村沼气推进模式。依托养殖企业发展大型沼气和整村联户沼气,实现整村制推广沼气新能源应用。在生产种植过程中,规范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控制用量,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三是“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深耕深松技术+秸秆快腐和免耕播种配套”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深入总结实施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储备,优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为主,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收储固化、秸秆腐熟、沼气化利用等为辅的秸秆利用模式,促进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四是“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模式。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种养基地节水、节肥、省工的目标。五是种养基地“畜-沼-菜、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三沼”的综合利用。2016年,该市承担实施了1300万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项目,探索出了“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深耕深松技术+秸秆快腐和免耕播种配套”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得到中央、省市的一致好评,在全省2016年度绩效评估排名第二名。通过项目实施,该市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力水平和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农田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秸秆精细化、腐熟还田,青贮玉米秸秆饲料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有机质平均水平提升0.1个百分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新增秸秆利用能力3.75万吨。

  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局领导班子“四位一体”技术指导包保体系,作为考核局班子及科室中层重要依据。将生态循环农业指标层层分解,并加大该市农业局自身技术人员指导力度。一是实行“四位一体”技术指导制度,成立六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小组,深入镇街开展质量兴农、安全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农业技术指导“四位一体”综合性技术指导服务。二是中层干部考核和述职时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重要指标。全员参与,共同推进,全力提升生态循环农业水平。三是培植一批生态循环新亮点。依靠政策项目扶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新亮点。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壮大生态循环农业。围绕田园综合体、新六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重点方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该市生态循环农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