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重点项目

2017年牧渔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 2017-02-15字号:[ ]

2017年,要对执法规范化工作回头看、再认识,进一步抓好“六大规范、二十八项统一”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强化过硬执法队伍和一流执法装备两大保障,努力在执法制度机制、执法能力、执法成效和执法形象四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营造公平高效的牧渔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法律效果、监管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强化增比进位意识,努力在全省保先进、全国争前列,把执法规范化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1.创新执法制度机制。突出执法的联动性、系统性、整体性和互补性,推动执法向综合迈进。在严格落实八项执法制度、三种执法机制、三种执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细化制度机制,特别是严格落实全过程记录制度、带卷审查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等。结合牧渔执法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双随机、一公开”和“三步式”执法制度,在全市牧渔执法机构中推行。重点推行执法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市局执法机构每月或者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互交流,总结经验,谋划部署;固化执法监督机制。开展交叉执法检查,畜牧行政综合执法、动物卫生监督、定点屠宰管理、渔政四个执法机构在各自范围内组织县与县之间的交叉执法检查。

2.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始终抓住硬件、队伍两大根本建设。一是对标“六大规范、二十八项统一”建设要求和示范窗口先进经验,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定点屠宰机构、渔政管理机构硬件建设,在“三件套”标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装备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提升装备整体水平。二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市级各执法机构对优秀执法机构进行观摩学习,市级开展一线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各县(市、区)执法机构分层、分批实施培训和观摩学习,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考试。通过理论践行、跟班学习、示范练兵、观摩执法等,努力打造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畜牧执法队伍,实现执法能力建设新突破。

3.提升执法质量和效果。以执法建议和执法监督为抓手,营造以监管保执法,以执法促监管的双向互动共赢的新格局。一是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石家庄市畜牧水产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按照抓早、抓快、抓严、抓小的原则,完善制度约束机制,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统计、重大行政处罚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督查、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及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既有力打击畜牧水产行业违法行为,又实现执法不违法,有效保护执法人员安全。二是探索开展“执法建议”机制。强化执法机构与业务处室紧密联系,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日常监管问题导向,对执法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研判,发现监管漏洞、薄弱环节及违法行为易发、高发的部位、区域、时间和环节,提出执法建议,织密监管网格,强化执法监管。法制机构统一设计“执法建议”模板。各执法机构将执法建议上报综合处,综合处进行梳理后报相关主管局领导审定。实行一案一议,推动精准监管,对新类型案件强化执法者角度分析研判。每个执法机构执法建议数量不得少于全年办案总数。三是以“双问计”为载体,构架线索和支持网络。定点屠宰执法机构要跑部进厅,争取农业部和省厅对口部门对市县定点法制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4.树立崭新执法形象。以案卷创优和大案办理为抓手,努力实现执法质量和效果新突破。严格执法程序和文书规范,开展案卷制作“百分”考评。科学制定案卷评查标准,定期组织案卷评查,争创部级、省级优秀案卷。加强对县级执法监督指导,对办案少的县要加强督导帮带,实现全市整体能力提升;注重发现案件线索,加大与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办案力度,市级力争办理1—2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县级力争办几起在全市、全省有影响的案件。通过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培育合法、守法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树立高效廉洁的执法形象。要争取创建2-3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及更多全国性荣誉,彰显我市执法规范化建设新成就。